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网站首页>国际 正文

新西兰驻华大使: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广受世界欢迎

发布时间: 2018-03-17 13:38:4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新中两国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得益于两国间的坦诚与开放。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任何举措都将广受世界欢迎。”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在中国两会召开之际,就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和两国合作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在中国两会召开之际,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今年的两会是中共十九大召开后的首次两会,您关注哪些话题?

  麦康年:和其他国家一样,新西兰也十分关注今年的中国两会。我对今年两会的很多议题都很感兴趣。首先,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西兰的重要贸易伙伴,致力于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我们对此非常关注。

  目前,中国是新西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新西兰农业十分繁荣,持续向中国出口大量农产品,因此我们十分关注中国在农业领域的政策与动向。

  此外,中国的总体经济形势备受关注。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将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盛,人民将更加富有,这有利于更多中国人从新西兰购买商品和服务。

  新华网:您刚刚提到中国是新西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许多中国公司转向海外扩展业务,如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多个国家进行投资。请问中国企业和新西兰企业的合作项目在贵国有哪些进展?

  麦康年:新西兰对中国颇感兴趣,中国对新西兰也相当关注。新中两国保持着密切牢固的双边贸易关系。在此背景下,许多中国企业已在新西兰进行投资,或表示出在新投资的意愿。新中双方的投资兴趣涉及许多领域,除第一产业外,医疗保健、废物管理、电影院线等方面都广受关注。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的投资意愿范围之广。新中两国贸易规模可观,两国人民互访频繁,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投资意愿增强也是必然趋势。

  新华网:请问“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新两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麦康年:新西兰与中国正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3月,恰好是1年前的这个时候,中国总理李克强对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该备忘录对新中双方在之后的18个月内如何建立联络机制、展开“一带一路”有效合作进行了规划。这个计划将持续到今年9月,因此工作仍在进行中。

  在此期间,新西兰的诸多企业均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出强烈兴趣,关注点大多集中于项目管理、企业咨询等方面,希望以其自身优势实现与中国公司的互补。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非凡,必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新西兰正在具体规划如何与中国深入展开“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

  新华网:您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麦康年:每个国家及其领导人都对未来持有不同展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于未来所持有的世界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国家所持有的愿景不谋而合,是各国间深入探讨与对话的基础。新西兰对于世界形势也持有独到见解。我认为,在新中两国交往过程中,习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成为两国对话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华网: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向外国出口过剩产能的一种策略,您对类似的“中国威胁论”有何看法?

  麦康年:我不认同“中国威胁论”。正如我之前所言,新西兰已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并着手商讨合作细节。两国间的互利互惠至关重要,新中两国之间的合作完全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我坚信,大多数与中国合作的国家也持相同的看法。

  新华网:中国经济在2017年实现6.9%的增长,您如何看待这一经济发展速度?

  麦康年:新西兰很高兴看到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水平增长态势。新西兰的经济增长同样保持较好水平,尽管在增长率方面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另外,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中国正日益繁荣。另外,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他们有能力、有兴趣且有意愿从新西兰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是新西兰始终关注的重点。中国人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可在餐饮、旅游、教育等多领域进行消费,通过新中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新西兰人民将切实分享到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红利。

  新华网:中国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将为两国经贸交流带来哪些新机遇?

  麦康年:新西兰支持中国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部署。新中两国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正是得益于两国间的坦诚与开放。对外贸易是新西兰民生的根基,因此,中国不断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新西兰产生重要影响。新西兰需要贸易往来,而中国已成为新西兰非常重要的市场。如果中国不再坚持开放型经济政策,新西兰反而会感到不安。因此,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任何举动都会广受世界欢迎。

  新华网:近几年,中国的一些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其中,高铁、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网购和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被誉为“新四大发明”。请问您体验过“新四大发明”吗?

  麦康年:是的,我有所体验。首先我要提的是中国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巨大的人口基数与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如果人们想尝试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电子商务等创新活动,在中国有大量的人群可提供测试。某个产品一旦获得成功,就是巨大的成功。我在中国这3年期间,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

  我乘坐过高铁,令我印象深刻。高铁重新定义了人们往返两地之间的交通方式。新西兰秉持“未曾拥有,则需创造”的传统精神,是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家。而在中国,创新能力来源于庞大的中国人口,来源于人民的智慧。新西兰与中国的创新精神是彼此良好的互补。我们希望看到中国的创新精神,希望能有更多像“新四大发明”一样的创新实践。

  新华网:您如何评价中国当今的创新能力?

  麦康年:我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例如之前提到的共享单车,在2年前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此可见,创新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工艺创造,也包含行为方式的创新。

  当我们想到“支付”一词,我们会想到如何实现付款,所以创造了移动支付。这也是我认为中国拥有超强创新力的原因。当人们产生一个新想法并想要尝试将其实现,就会探索很多可能性。

  10年前,人们对共享单车或移动支付等概念还一无所知,但现在遍地开花。随着中国的创新能力持续增长,依我之见,5年或10年后中国的变化将无法预测。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留心周围的变化。

  新华网:中新两国将如何在创新领域开展合作?

  麦康年:新中两国已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新西兰所有大学与中国大学均建立了合作关系。近日,我与新西兰一所大学的代表会面,该代表是北京大学新西兰中心的新任外方主任。北大与新西兰多个大学联系紧密并开展合作项目,互派学者进行学习交流,将有力推动两国的创新合作与发展。

  目前,新西兰设立了3个科学合作中心,致力于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新西兰已在医疗和非传染性疾病等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

  此外,我认为环境科学同样是一个重要领域。新西兰人民珍视自己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国也拥有宝贵的环境资源,越来越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新中两国在创新领域具有许多共同之处。

  新华网: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根据您的观察,中国40年来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麦康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超过普通人的一生所见。在此我仅举几例加以说明。首先,中国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建筑、汽车、高铁、高速公路、人们的穿着打扮和饮食方式等,都在过去40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突变,而是稳定且持续的发展。

  其次,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的中国是开放型社会,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不同的新鲜事物,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成功果实。中国的巨变是1978年改革开放的硕果。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值得学习与效仿。

  新华网:这些巨变会对世界产生影响吗?

  麦康年:现在,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人民更加富有,与世界联系越发紧密、互动频繁,中国的一举一动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如今,中国游客去往世界各地,许多中国游客选择前往新西兰旅游,这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我们期望未来更多中国游客可前往新西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两国人民间的交流互访在4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而在今天已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华网:您提到旅游,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游客对出国旅游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请问大使先生,您的国家将会推出哪些便利化措施和特色旅游吸引中国游客?

  麦康年:当然,我们总是想采取一些办法来吸引中国游客前往新西兰观光旅游。明年恰好是中国-新西兰旅游年,我们也为中国游客提供了一些便利化措施,比如从去年开始,中国游客可获得最长5年多次往返签证;我们还向中国游客开放了自助通关系统,更快捷地通过海关和移民检查。

  新华网: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麦康年: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会持续向前发展。如今,世界所有经济体都面临重重挑战,如人才培养、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等问题。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共同面临着上述挑战。但我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在决策方面拥有过人的智慧,他们意识到了所面临的困境,正在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也许前方不是一条坦途,但我确信,中国经济前行的方向十分清晰。

  
编辑: 刘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