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网站首页>国内 正文

我国"脊椎动物RNA病毒研究"新成果 输出浙江样本

发布时间: 2018-04-10 10:47:31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王艳琼 陈宁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图为林献丹

  世界权威学术杂志《自然》4月5日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学术论文《脊椎动物RNA病毒的进化历史》,宣告中国科学家新发现214种RNA病毒。2016年,这支科研团队曾在《自然》杂志发表关于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发现与遗传进化研究成果。

  据了解,这支科研团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兼职教授张永振带领,目前共有浙江籍研究员30多人,十年来,他们参与并承担课题项目研究,对科研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

  4月9日,记者采访了浙江地区项目负责人、温州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林献丹,请他介绍该研究成果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发现多种全新病毒

  迄今为止,从脊椎动物到无脊椎动物,中国研究团队已公开报道近2000多种全新病毒,展示了一个庞大的“病毒圈”,被学术界认为刷新了病毒圈的认识,具有改写病毒学教科书式的里程碑意义。

  目前,人们对脊椎动物RNA病毒多样性及其进化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哺乳类和鸟类两种宿主。林献丹介绍,本次研究针对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开展。

  在全国陆地、江河、湖泊、海洋,研究团队成员采集到了包括头索纲的文昌鱼、两栖纲的蛙、爬行纲的蛇等186种脊椎动物标本,利用独创的样品处理体系和宏转录组病毒筛查体系,新发现214种RNA病毒,其中196个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病毒。

  这些新病毒覆盖了现在已知的能感染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携带的所有RNA病毒属或科。

  林献丹说,此次研究第一次在鱼类和两栖类上发现这些病毒类群,并且发现的病毒和人类已知的疾病病毒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比如,埃博拉病毒类病毒、流感类病毒、肝炎病毒、脑炎病毒等,在鱼类、两栖类动物中都有发现。“这说明RNA病毒不仅仅在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中存在多样性。”

  有效防控精准治疗

  研究还表明,在低等脊椎动物中新发现的病毒表现出与其在哺乳动物中相似的组织嗜性。从病毒基因组结构来看,新发现的脊椎动物病毒的基因组结构比之前观察到的更为多样,其中部分可能代表了这类病毒进化历史中的祖先型。由此可见,那些至今仍在感染人类的RNA病毒是古老的,病毒随着它们的动物宿主从海洋走向陆地,并广泛播散。

  “发现更多病毒也有助于后续相关研究开展。”林献丹告诉记者,RNA病毒性疾病存在病原体变异快、传染性强、有效药物少等特点,如禽流感、SARS、艾滋病、狂犬病毒等,是传染病防控和临床治疗的难题。

  研究团队扩大生物研究范围,发现更多未知病毒,更新了病毒基因库,有助于研究病毒遗传进化规律,为新发突发的传染病主动防控、明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可能。

  浙江团队贡献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此次脊椎动物RNA病毒研究外,长达10年的研究时间里,林献丹团队输出了大量的“浙江样本”。

  由于浙江属沿海地区,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复杂,生物和病毒因此具有高度多样性。近五年,团队在浙江发现了200多个新病毒。部分新发现病毒已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认可;部分新病毒及已知病毒还被证实了对人的致病性,如沟病毒(浙江既往发现)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新型轮状病毒能感染人等。这些研究成果为传染病防控指明了方向,也让常规监测更有的放矢。

  浙江是否还存在更多的新病毒?多年来发现的新病毒对人是否具有致病性或潜在威胁?

  林献丹说,下一步,团队还将结合临床医学,利用新的筛查体系开展病原诊断,提高新发传染病的发现能力,以便开展精准治疗。同时,团队计划打破地域限制,在开展病原研究上加强国际合作和地区合作,为中国科研史留下更多“浙江符号”。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