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网站首页>国内 正文

极地科考进入“双雪龙”时代

发布时间: 2018-09-15 15:09:0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胥苗苗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近日,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下水,这标志着多年来单兵作战、支撑极地科考的“功勋船”“雪龙”号有了新兄弟,中国即将进入“双雪龙”时代,极地科考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将取得重大提升。

  绿色智能双向破冰

  据中船708所极地科考船总设计师吴刚介绍,相较于“雪龙”号,“雪龙2”号的能力更强,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其为全球第一艘符合国际最新规则的极地科考船。二是安全性高,通过结构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防寒能力,而且实现了低噪声、低振动等,做到绿色环保。三是破冰能力强,能在1.5米厚度冰、0.2米厚度雪的海况下,以2节到3节航速连续破冰行驶。它采用双向破冰设计,在遇到很难“拱”的冰脊时,船体可以转动180度,让船尾变成船头,尾部的螺旋桨能在海面下削冰,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从而突出重围。四是智能化,拥有智能机舱,便于飞机在甲板上起降;能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进行船体全寿命监测,如与冰面刮擦后,能自动预警。

  电脑“建造”服役在即

  2016年底,“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集团)举行开工点火仪式。2017年9月末,“雪龙2”号开始进入连续建造阶段。该船被分为114个分段分别建造,然后合成11个大分段,最终合拢拼装。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效率,项目采用资源管理系统,对项目预算、采购程序、合同管理、经费使用等进行全方位管控,特别是采用电脑建模方式,先根据基本设计图纸完成全船建模,然后根据详细设计进行修改,尽量提前解决连续建造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工艺问题,减少浪费和返工,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雪龙2”号预计将于2019年交付使用,2019年7月驶往北冰洋,开始正式“服役”。

  面貌一新志存高远

  “雪龙”号是中国极地科考功勋船,该船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改造而成,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近年来,中国在极地科考领域,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雪龙2”号的建成和“服役”将使中国极地科考局面焕然一新,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雪龙2”号是中国极地科考新起点。目前,中国船级社等相关机构正在进行重型极地科考破冰船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研究开发极地专用破冰船的技术标准等。

  据吴刚透露,未来建成的重型极地科考破冰船将可以在冰盖厚度接近3米的海面上持续破冰前行,可以在零下45摄氏度的极寒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因此完全具备在南、北极地区执行长时间驻留任务的能力,将大大提升我国极地科考船舶的技术和服务能力。

  
编辑: 刘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