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网站首页>国内 正文

“小龙虾”从被追捧到理性 如何走出夜宵市场?

发布时间: 2019-07-24 09:32:54 来源: 工人日报 作者: 赵昂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根据美团发布的《小龙虾消费大数据报告》,2018年消费者仅在美团平台上,就吃掉了4.5万吨小龙虾。4.5万吨小龙虾有多少呢?如果把这些小龙虾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而从交易额来看,2018年该平台小龙虾的交易额是2017年的4.3倍。

  小龙虾到底好不好吃?不同人有不同口味。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小龙虾市场当下的火爆是无可争议的。根据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专家编写的《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在2017年,全国小龙虾全社会经济总产值约268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3.15%,其中养殖业产值约485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200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2000亿元。

  作为原产于美国,从日本舶来的“入侵物种”,小龙虾在我国反而变成了经济养殖品种,对渔业和餐饮业的影响不容小觑。正因如此,诸多资本正在进入小龙虾市场,电商平台推出小龙虾售卖,外卖平台推出小龙虾外送,餐饮业推出各式各样的小龙虾菜品,小龙虾产业链上的相关业者,都在争食“小龙虾蛋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其它经济型鱼虾水产,小龙虾的制作方式依然较为单一,以麻辣为主,兼有其它口味,其面向的消费者群体自然也是有限的。毕竟,不是谁都喜欢“吃麻小、喝啤酒、看球赛”的夜宵消费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小龙虾食用在南方省份出现并被消费者接受,经过近30年的市场培育,其市场壮大既离不开“夜间经济”活跃带来的夜间市场繁荣,也与主要产地的政策支持不无关系。

  从数据上来看,2017年全国56%的小龙虾产自湖北,另外安徽、湖南、江苏三省产量占比也均超过一成,这是因为当地气候适宜小龙虾养殖。很多当地县市将小龙虾推广作为产业发展措施之一,加强政策引导,比如江苏盱眙的龙虾节、湖北潜江的小龙虾学院等。

  正因如此,今年上半年,小龙虾市场价格出现走低情况就不足为奇了。一方面,产地的单一化、集中化使得其生长受气候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世界杯”消费的退潮也影响了夜宵市场,进而冲击小龙虾需求端。更为关键的是,当需求端减少,供给端供应时间受到天气影响过于集中时,大量资本的入场,使得小龙虾市场出现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低走。

  目前,消费者对于小龙虾市场,已经从最开始的“新奇”到后来的“追捧”,变成如今的理性看待。小龙虾业界需要正视这样的消费变化,在口味上走出单一麻辣定位,在消费模式上走出夜宵市场定位,拓展更多潜在消费群体。毕竟,小龙虾的食客还是以国人为主,如果投资多了,生产加工多了,现有能接受其的消费者吃不了,可没有多少外销市场可供消化。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